多联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多联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最新版

673人浏览 6个月前 提问网友:132****4680 IP归属地:宁河县

1个回答

  • 舒琴雨师傅
    舒琴雨师傅
    最佳回答

    多联机工程质量标准 一、室内机安装(1)室内机组的搬运应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因搬运造成机组的损伤;(2)安装室内机组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确保有必须的送风、检修空间,并保证整体的美观性;(3)吊装室内机组的吊杆下端必须采用双螺母对拧锁紧方式固定;(4)室内机组应独立固定,不应与其他设备、管线共用支、吊架或悬挂在其他专业的吊架上;(5)吊装时应采用四根吊杆,吊杆采用直径不小于 M8 的丝杆,吊杆长度超过 1.5 米时应采用相应措施防止运行时出现晃动;(6)当室内机组吊装在封闭吊顶内时,室内机组的电控箱位置处预留不小450*450mm 的检修口。二、室外机安装(1)吊运室外机组时不应拆去任何包装,应采用两根绳索在四个方向有包装状态下吊运,保持机器平衡,安全平稳上升。为防止机组中心偏移,起吊移动时绳子的夹角必须小于 40°;在无包装搬运时,应用垫板或包装物进行保护。(2)室外机组吊装时应注意保持垂直;搬运时其倾斜度不应大于 45°,并注意搬运吊装过程中的安全。(3)室外机组应安装在水平可承重基础上,机组高度高出完成面 200mm;室外机采用不小于 M10 吊脚螺栓固定。(4)室外机组与基础之间应接触紧密,室外机组与基础之间应采用 10mm 厚橡胶板,并应沿室外机组长度方向充分设置,不应只在固定点设置。(5)当采用混凝土基础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 C20;当采用钢结构基础时,基础表面应平整、光洁,并进行防锈和防腐处理。(6)室外机组安装时,不应破坏层面等处的防水层;配管穿越楼板、外墙处应有密封防水处理措施。(7)室外机每个模块之间间距不小于 200mm.(8)当室外机需要设置导流风罩时,必须每个模块单独设置,不得几个模块并联设置。三、制冷剂配管的加工(1)多联机系统铜管采用去磷无缝紫铜管,材质、壁厚等必须满足规范要求:(2)配管的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分层、沙眼、绿绣等缺陷,且不应有沿管长方向的拉伸痕迹。(3)经清洁合格的铜管应做好防潮处理,应对管道两端进行封闭或充氮保护,并存放在干燥、通风、避雨的地方。(4)切割铜管必须用专用割刀,切割后的铜管开口应使用毛边铰刀清除多余毛边,应使用锉刀磨平开口,并清除黏附在铜管内壁的切屑。(5)铜管扩口制作应使用专用扩口器,铜管末端露出扩口器夹具表面的尺寸应符合如下图要求;管端扩口后应保持同心,不应有开裂及褶皱,并应有光滑的密封面。(6)对配管进行弯管加工时应使用弯管器,曲率半径不小于 3.5D(D 为管道外径),配管弯曲变形后的短径与原直径之比应大于 3/4。(6)系统配管上所有的开孔及管口,在施工前或施工停顿期间必须加以密封。(7)分歧管水平安装时,三个端口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应改变分歧管的定型尺寸和装配角度。分歧管垂直安装时,可向上或向下安装,应保证三个端口在同一里面上,且不能偏斜。四、制冷剂配管的焊接及安装(1)不应在封闭管道内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焊接。(2)配管焊接时必须在管内通入 0.02~0.05MPa 表压的氮气等惰性气体,焊接后需继续通入惰性气体直到冷却至常温为止。(3)不同管径配管插接钎焊时,其垂直配管应采用异径同心接头焊接时,外管内壁与内管外壁应同心、平齐;水平配管应采用异径偏心接头,气体管应采用上平安装方式,液体管应采用下平安装方式。焊接时的承插口深度和内、外管间隙应符合如下要求:(4)配管焊接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 5℃的条件下进行。如气温低于 5℃,焊接前应清除配管上的水汽、冰霜,并对管道进行预热,使被焊母材有手温感。预热应以焊口为中心,两侧不小于管径的 3~5 倍。(5)同管径配管连接时应采用直接连接,不应采用扩口连接。(6)多联机管道系统的清洁:管段焊接前应保证管内清洁、干燥、管口无毛刺;在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且未将管道系统接入室内、外机组前,采用压力不低于 0.5MPa 表压的干燥氮气对管道系统进行吹扫,并应在排污口出设置白色标识靶检查,直至无污物为止。(7)制冷剂横管配管吊装应符合如下要求:(8)应对垂直安装的制冷剂配管进行卡固,当对立管进行卡固时,应对汽管和液管进行分开固定,间距为1~2米。(9)管道穿墙或楼板时,应使用套管,套管以外间隙使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套管内间隙使用防火材料填实封堵,穿墙套管与墙体等长,穿楼板套管与楼板底面平齐,顶面高出 20mm,位于卫生间时高出底面50mm。五、空调凝结水管安装(1)不得将凝结水管与制冷剂管道捆绑在一起。(2)水平布置的凝结水支吊架间距应符合如下要求:(3)立管支撑体的间隔宜为 1.5~2 米之间,每支立管的支撑体不少于 2 个。(4)冷凝水管支管安装坡度必须满足 i≥0.01,干管坡度 i≥0.003; 冷凝水管尽可能短并应避免气封的产生。六、绝热施工(1)多联机系统的配管、冷凝水管的保温应采用不然或难燃 B1 级橡塑保温;铜管外径不大于 12.7mm 时,最小绝热厚度为 15mm,铜管外径不小于 15.88时,最小绝热厚度为 20mm;室外管道增加 10mm。(2)冷凝水管保温厚度 10mm。(3)绝热材料接缝处应采用专用胶粘接,然后缠塑料胶带,胶带宽度不小于 50mm.七、气密性试验(1)气密性试验包括管道系统的保压试验及抽真空试验,应从汽、液管同时进行。(2)管道系统气密性试验合格前,不应将室外机组的截止阀打开。(3)管道系统的保压试验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保压试验 在室内侧管道系统安装、吹扫与清洁工作结束,并将室内机组接入系统后进行,检查室内侧管道系统的气密性。第二次保压试验 第一次保压试验合格,且室外侧管道系统安装、吹扫与清洁工作结束,并接入室外机组(汽液管截止阀必须关闭)后进行,检查整套多联机管道系统的气密性。(4)管道系统的保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八、抽真空试验(1)抽真空试验应在保压试验合格后进行,抽真空试验前应将系统内的压力泄至 0。(2)在管道系统内接入真空泵进行抽真空试验,当管道系统内绝对压力降至 1.3KPa 以下后关闭真空泵,当真空度保持 30 分钟以上无变化时视为合格。九、制冷剂充注(1)应根据制造商技术文件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充注量,不得随意估算。(2)应在抽真空试验合格后进行制冷剂充注。(3)充注结束后将充注量标注在机组内侧。

    东方羽航清洗维修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清洗维修热搜话题

    多联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规范

    多联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最新版

    多联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多联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有哪些

    多联机技术规程

    多联机规范大全2019

    多联机工程量计算范本

    多联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最新版

    多联机验收规范表

    多联机施工规范

相关推荐

更多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最新问答

更多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