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液冷和风冷优劣势分析! ,储能 液冷

4144人浏览 5个月前 提问网友:199****4278 IP归属地:莱城区

1个回答

  • 孟涵师傅
    孟涵师傅
    最佳回答

    源起于2015年的《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报告显示,全球已有140多个经济体提出了程度不等的碳中和目标。从碳排放来源看,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近九成,占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的近八成。因此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对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图1 一些机构对我国储能投资市场预测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会成为未来新能源的重点发展对象。但要克服风电光伏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整体电力系统都需要发生转变。储能,正是转型之中的关键技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明确规定了发展新型能源储能方式。从2020年的投资来看锂电占了近90%的新型储能方式。

    图2 2000-2020全球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

    但是锂电的性能、安全和生命周期受到工作温度的影响非常大,理想的电池工作温度在25-35摄氏度,并且电池包内的模组温差要小5摄氏度。所以锂电的热管理非常重要。

    图3 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目前锂电池机组主流的热管理方式有两种,风冷和液冷,也有很多工程师在研究相变材料和液冷或风冷的混合模式,但都还不成熟。风冷和液冷各有特点。防冻液的密度是空气的1000倍,比热是空气的4倍。因此作为热量载体和风冷相比液冷先天具备载热量大,流阻低,换热效率高的特点,在电池包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环境温度变化大的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液冷系统可以和电池包高度集成,现场安装方便,占地小,无需担心灰尘,水汽凝结等问题。在有热失控前兆的情况下,液冷方案可以依靠大流量的载冷介质来强制电池包散热和实现电池模块之间的热量重新分配,可以快速抑制热失控持续恶化,降低失控风险。风冷系统具备系统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安装等特点。在电池能量密度低,充放电速度慢的场景还是有比较多的应用。从冷却效果来看和风冷比液冷有比较大的优势,国外一所机构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

    NO.1电池包温度

    在相同的入口温度和极限风速及流速下,液冷电池包的温度在30-40摄氏度,而风冷电池包的温度要在37-45摄氏度。液冷的温度均有性更好。

    图4 风冷 图5 液冷

    NO.2运行能耗

    经试验研究,为了达到相同的电池平均温度,风冷需要比液冷高2-3倍的能耗。相同功耗下电池包的最高温度,风冷比液冷要高3-5摄氏度。液冷的功耗更低。

    图6 风冷和液冷的功耗

    NO.3电池热失控风险

    由于空气比热容、对流换热系数小等因素,电池风冷技术换热效率低,电池发热量增大,会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存在热失控风险;液冷系统可以大大降低电池的热失控风险。

    NO.4固定资产投资

    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数据,目前4小时电池储能系统每千瓦时的电池投资成本在1900人民币(300美金),热管理系统估计占电池成本的2- 4%,而液冷系统更易保障电池在舒适温度工作,相较于风冷系统会延长电池寿命超过20%,综合寿命周期来看液冷投资更少。

    图7 储能电池投资成本

    结论风冷系统具有有初投资小、维护费用低、异于维护等优点,比较适合小型民用或者商用电池热管理方式。但是,液冷逐渐在大型地面电站等大容量,高能量比的领域成为主流的电池冷却方式。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岳峰云母新材料——工厂占地4.5万平方米,拥有11条云母纸生产线、12条云母板生产线、6条云母带生产线、4条自动化云母发热膜生产线。可以生产加工各种耐高温云母制品;用于各大需要绝缘隔热阻燃的产品上,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模组结构件,阻燃盖板;隔热绝缘性能稳定,可图纸加工定制,欢迎咨询17680303119,我们将为您带来优质的服务和行业最好的产品!

    东方羽航清洗维修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清洗维修热搜话题

    储能电池冷却系统

    储能 液冷

    储能电池散热设计

    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类型

    电池液冷温控管理系统

    储能系统水冷

    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空冷系统可分为

    储能 液冷

    储能液冷技术

    液冷型储能系统

相关推荐

更多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最新问答

更多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