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充电模块市场调查报告:全球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分析2024版

2726人浏览 5个月前 提问网友:166****8302 IP归属地:西和县

1个回答

  • 赵奕师傅
    赵奕师傅
    最佳回答

    充电桩充电模块是专为电动汽车非车载直流充电设备设计制造的充电电源模块。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组件,好比充电桩的心脏,他是将电网的交流电转化为电动汽车需要的直流电的关键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他的技术关键在于可靠性、转化效率和智能运维。充电模块技术的提升,是各运营商提升用户充电体验、减少投资成本、减少运营费用的关键。

    01充电桩充电模块行业目前现状分析

    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世界各国积极制定传统燃油车的禁售时间表,挪威、荷兰计划2025年开始禁售燃油车,德国、比利时、瑞士、瑞典、印度计划2030年开始禁售,英国、法国计划2040年开始禁售。全球燃油车禁售计划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各大整车厂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与之相伴而生的充电市场空间同样十分庞大。目前,日本电动汽车与公共充电桩的车桩比约为71,美国为181的车桩比,欧洲为10.81。同车桩比11的目标来看,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逐年改善态势。

    截至2023年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以此计算,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比例为2.3:12022年底,这一比例为2.5:1。其中公共充电桩272.6万台,包含120.3万台直流充电桩以及152.2万台交流充电桩。

    02充电桩充电模块发展趋势

    【高压快充】充电桩的一些新的技术方向,如大功率化(比如 30kW 及以上)以实现电动车的快速充电,双向充电功能以实现能量的回馈,更高更宽的输出电压范围(比如 200V750V 甚至到 1000V)以覆盖各种不同新能源车型电池等等

    【液冷】充电桩实现快充难点主要是大功率超充带来热管理问题,超充要求电缆受400-600A大电流,需要快速散热。液冷终端相比普通快充终端主要区别为充电枪线的冷却方式不同。普通枪线由于是风冷,所以冷却效果一般,难以承受高电流的发热问题,所以充电功率有限。而液冷枪线则可以通过循环冷却液,通过内置冷却管、外置冷却管将电线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从而使枪线可以承受较高电流。液冷终端轻便易用且满足超充需求,有望成为未来趋势。目前,液冷枪尚未大规模普及,产量较少因此定价较贵,随着下游超充需求提升,液冷终端应用大规模普及,其成本和价格有望逐步走低。

    03全球充电桩充电模块市场总体规模及预测

    2023年全球充电桩充电模块市场规模达到了94.73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928.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024-2030 CAGR)为39.58%。全球燃油车禁售计划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各大整车厂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增长,与之相伴而生的充电市场空间同样十分庞大。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74.17亿元,约占全球的78.30%,预计2030年将达到634.38亿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68.30%。消费层面来说,目前中国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23年占有91.08%的市场份额(基于销量),之后是欧洲和北美,分别占有5.64%1.82%。预计未来几年,北美地区增长最快,2024-2030期间CAGR大约为65.93%

    从生产商来说,全球范围内,充电桩充电模块核心厂商主要包括英飞源、优优绿能、特来电、通合科技、永联、华为和盛弘股份等。2023年,全球第一梯队厂商主要有英飞源、优优绿能和特来电,第一梯队占有大约40.32%的市场份额(基于收入);第二梯队厂商有通合科技、永联和华为,共占有19.06%份额。

    充电桩的一些新的技术方向,如大功率化(比如 30kW 及以上)以实现电动车的快速充电,双向充电功能以实现能量的回馈,更高更宽的输出电压范围(比如 200V—750V 甚至到 1000V)以覆盖各种不同新能源车型电池等等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充电桩充电模块为40kW充电模块、30kW充电模块、20kW充电模块、15kW充电模块等。其中,30KW 充电模块的推出时间在 2017 年至 2018 年前后,主要应用于 60KW120KW180KW 直流充电桩,其技术和市场应用均已成熟,已成为市场上主流应用产品之一,并逐步扩大应用占比。40KW 充电模块的推出时间在2020 年至 2021 年前后,主要应用于 80KW160KW240KW 直流充电桩,随着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的不断渗透,未来也将进入市场主流应用。而15kW以及7kW充电模块已无法很好满足上述主流应用的需求,因此逐渐退出市场主流应用。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充电桩充电模块主要下游市场包括城市公共快充站、高速路充电站、商业综合体等。其中,2023年城市公共快充站占据了主要市场充电桩充电模块份额, 全球约34.92%的充电桩充电模块用于城市公共快充站,市值34.73亿元;商业综合体作为另一重要下游,2023年,其充电桩充电模块销量占比达到23.86%,市值22.60亿万元;高速路充电站作为政府关注的方向,预计2024年产值实现32.52%的增长。

    04充电桩充电模块行业发展机遇及主要驱动因素

    【政策驱动】 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纷纷从战略规划、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等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陆续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战略规划。

    【市场前景广阔】 在政策驱动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过了1,300万台,整体渗透率约18% 左右。中国新能源汽车去年国内销量约为788万台,整体渗透率超过35%。未来,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的支持、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的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目前充电桩配套比例距离1:1的车桩比仍有非常大进步空间。

    【充电技术的提升】为提升消费者充电体验,缩减充电时间,充电桩厂商通常会为其消费者提供大功率直流快充方案。功率为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因此,提高充电功率可以通过提高充电电流和提升充电电压予以实现。目前,充电设备散热技术及方案逐步成熟,液冷充电桩、液冷充电枪等已开始逐步应用,超级充电桩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

    05充电桩充电模块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受全球宏观经济增长同样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汽车属于非必需消费品,如宏观经济出现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情形,将导致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下降和消费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充电桩大功率趋势发展不及预期,进而对充电市场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成本风险】 充电桩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充电模块频繁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降低充电服务的可靠性。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回报的时间可能较长。运营商需要仔细评估市场需求,以确保投资回报符合预期。

    【竞争风险】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均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带动和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发展前景良好。未来行业内很多公司可能进行产能扩张,行业竞争加剧带来充电模块价格下降超预期。

    2024-2030全球与中国充电桩充电模块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完整版报告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充电桩充电模块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92023年,预测数据为20242030年。报告旨在提供清晰、准确、有价值的市场洞察,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决策支持。QYR以全球视角,深度洞察行业竞争态势、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相关推荐

更多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最新问答

更多

热门问答

更多